第469章 【大时代1994】(1 / 2)

重生野火时代 启煜 2395 字 2个月前

不得不说能把与六福集团的合作框架在年前敲定下来是一个幸运。

距离1994年的春节越来越近了,康师傅的另一个橙汁兄弟--果粒橙,也即将推向市场。

鲜橙多在近一年的饮料市场上的口碑与销售数据都很好看,依旧是橙汁行业中无可争议的老大。

陆坤打算在春节之前把鲜橙多的橙汁兄弟--果粒橙,推向市场,看看主打中高端市场的果粒橙市场反响如何。

“陆总,果粒橙的上市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只等广告铺设开,便能正式上市。”黄明博意气风发道。

康师傅旗下的红烧牛肉面,老坛酸菜牛肉面都是拳头产品,鲜橙多作为康师傅内部的新秀,表现也相当不俗,如今作为鲜橙多的橙汁兄弟,果粒橙的上市表现应该不会太差。

1993年的销售业绩已经基本出来了,康师傅集团总营收4.28亿,税后利润也有三个多亿,堪称是辉煌的一年。也就是如今康师傅还没有上市,如果真要是上市的话,市值突破二十亿,并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广告问题?新的电视广告位没拿下几个,纸媒广告位倒是签下来了一大堆,各种软文早就准备好了。电视广告位的问题好解决,完全可以从红烧牛肉面和老坛酸菜面、以及鲜橙多的广告位上挤出一部分来给新品果粒橙,毕竟当初买广告位的时候签署的协议就有关于这方面的权益。

“不要掉以轻心。”陆坤淡淡道。

果粒橙虽然与鲜橙多同属橙汁饮品,但双方的市场定位却完全不一样,果粒橙由于它自身的生产成本问题,注定了它的售价不能太低。

这次果粒橙走的就是100%纯果汁业务,主打健康、自然、真正果汁的牌子。

说实话,果粒橙500毫升的小瓶装就要卖三元一瓶,和可口可乐售价一样,想要形成火爆的销售局面,怕是不太可能了,而且果粒橙目前只拿小瓶装试水,大瓶装的话,还得看看小瓶装的市场反应才能决定。

后世的果汁饮品大多都是调的色素,真正用鲜果压榨的果汁,压根就没几个,毕竟成本高得让企业和消费者都难以接受。

“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有汇源才叫过年”,这两句广告词曾风靡中国大街小巷,成为诸多八零后、九零后的记忆,然而这个用水果制作饮料的企业,仅仅27年便走过了一生的绝大部分岁月。

27岁,对于一个品牌而言,应该还未到而立之年,但汇源却在这27年后几乎走到人生的尽头。

汇源果汁成立于1992年,其创始人朱新礼搭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毅然决然的扔掉村干部的“铁饭碗”经商,深受沂蒙山区“要致富,种果树”的影响,其创办的山东淄博汇源食物饮料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

如果没有蝴蝶效应这回事儿的话,再过两年多,也就是1996年,朱新礼就会破釜沉舟地出价7000万元价格,中标1997年样式新闻联播5秒标版广告权,借此让汇源果汁成为中国家庭家喻户晓的品牌。

自此之后,汇源的快速扩张之路就此展开,并于06年引入达能、美国华平等机构作为战略投资方,2007年上市,成为当年港交所规模最大的ipo。

“怎么了?”陆坤瞧着黄明博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样,直接开口问道。

黄明博想了想,“陆总,咱们果粒橙坚持走百分百纯果汁压榨的话,将来会不会......”

“把果粒橙单独成立子公司吧,吩咐财务部在税务尽量做到尽善尽美。”陆坤交代道。

虽然后世汇源惨得一批,但直到它临近倒闭,它的核心业务100%纯果汁在国内饮品市场依旧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就说明100%纯果汁在口感上的问题,应该不是太严重。

陆坤认真琢磨过,汇源的问题主要出在产品的呈现形式上,以及产品的渠道,这才是汇源果汁一路衰落的重要原因。

因为国际上坚持做100%纯果汁业务的果汁品牌,一直都活得相当滋润,塔吉克、哈萨克、乌克兰、塞浦路斯等等品牌,并未表现出任何势颓的倾向。

“你先下去忙,我事儿我再吩咐你。”陆坤和善笑笑。

果粒橙要走的路子和汇源果汁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深刻剖析汇源果汁的成败,无疑相当具有借鉴意义。

汇源果汁坚持家族式管理这一点,果粒橙肯定是不会出现,陆坤也不会允许一些乱七八糟的亲戚进入自己的企业担任管理岗位。

他深深明白,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家族式管理是大忌,尤其是任人唯亲的家族式管理模式。

08年对于汇源果汁来说,是其命运的转折点,汇源是当时中国的饮料行业第一品牌,甚至吸引到了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的关注,后者拟以179.2亿港币收购。汇源集团创始人朱新礼更是积极配合此次并购。

然而“天不遂人愿”,民间反对情绪很强烈,商务部认定可口可乐收购将对汇源果汁产生不利影响,依据《反垄断法》做出了禁止收购的裁定,把可口可乐和汇源果汁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裤子都脱了,你给我说这个?”这大概是汇源果汁当时的想法。

为了在并购汇总提高溢价,汇源集团当时在全国举行大扩张,其国内新建超过22个生产基地,金额超过40亿元,准备转型做上游的纯果汁原料供应商,并大幅削减销售人员。

禁止收购的消息一传开,汇源果汁这条大船只得竭力扭转船头。

然而重新再来谈何容易?

可口可乐事件之后,汇源果汁需要重新建立销售渠道,单从员工数量上的变化,就能一窥可口可乐收购失败后,汇源产销不平衡的情况,以及内部的动荡。

当时传言汇源果汁把腐烂的水果推进生产车间,其实就是产能利用不足的原因。生产原料基地扩张了,原有的生产能力却没法紧跟脚步扩张。

此后,产能利用不足以及折旧问题一直蚕食着汇源的利润。在严峻的财务压力下,汇源迫不得已地走出了出售原材料并涉足饮料代工的业务,变相削弱了自身的品牌价值。

陆坤想来想去,汇源果汁走向末路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船大难掉头,自身的管理问题或许有,但却不是最致命的。

举个例子,楼市本来有点不景气,但老王有点钱,盖了两栋楼出租,靠的是工作人员的服务和口碑,突然听到一点风声,一个大型地产公司要在他这个村子拿地搞拆迁,于是老王马上辞退了大量的服务员,开源节流再加上贷款先把地拿下来想着拆迁的时候一次到位,后半辈子可以更上一层楼。

结果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这个村子拆迁不了,同时老王原来的租客也因为老王的心态变化(老王不再重视租客这些小鱼小虾了),也没那么多服务人员提供服务了,一下子就病入膏肓。

这个时候老王又想招回以前的服务人员和租客,但由于市场竞争太大,然后老王因为欠债太多、资金链断裂和市场流失就渐渐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