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官吏表率司马光(2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1876 字 1个月前

百姓这么难,有便宜的青盐,为什么不换呢?

原来早就有人警告他们,说这个以粮换盐,根本是骗局,谁换了盐,谁就要去洛阳修皇宫,要去麟州打西夏人。

有个瞎眼睛的老者苦笑着告诉光光,“朝廷多会算计啊,几时让老百姓占过便宜?谁又胆大包天,敢占朝廷的便宜,还想不想活了?”

光光是泪流满脸,在上面看和下面看,真的不一样!

在京城,在官场,都说天子仁慈,相公能干,大宋盛世,万民乐业……虽然光光也不信这些吹牛皮的,但是好歹能有两三分是真的吧?

可是在地方上一看,根本是扯淡!

如果这也算是盛世,只怕除了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全都是盛世了!

看得出来,老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那是根深蒂固。

光光想了许久,决定在一个农户的家中住下,跟着他们一起下田干活,一起吃糙米粥,趁着休息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份和来意都告诉了百姓,还讲述了换盐的规则。

就这样,终于有了第一批的百姓,选择相信光光。

他们扛着面袋子,到了秦州,二斤粮换一斤上好的青盐!

光光还吩咐士兵,多给百姓一些!

领到了青盐,无数的百姓这才相信,激动地跪在地上,高呼青天大老爷,状若疯癫!光光竟有些害臊,何德何能,不过是做了一点小事而已,从这里也看得出来,百姓对朝廷的要求是多么低,简直低到发指。

光光告诉所有百姓,让他们帮着传扬,让十里八乡,所有百姓都来换盐,从今往后,朝廷一定让大家吃到便宜的盐!

……

秦州沸腾了,无数的百姓涌向了城中,光光干脆在城外也设立几个换盐点,让百姓少跑一点冤枉路。

百姓走得少,他就要走得多,挨个村镇,甚至挨家挨户,反复掰开了,揉碎了,和百姓们讲,告诉他们,要相信朝廷。

终于,成千上万的百姓动员了起来,和这些人相比,刘几他们弄出来的动静简直不值一提,连个浪花都算不上!

10万石青盐,在秦州一地,就消耗一空。

看起来西夏的30万石青盐,也不算什么,的确应该开放更多,十倍,百倍都不为过!

到了此时,光光还真是佩服师父,佩服得五体投地。

“启奏陛下,臣带去10万石青盐,换回来23万石粮食,西夏的盐价虽然便宜,可是粮价比大宋贵了一倍不止,也就是说,这23万石粮食,足够抵偿购买青盐的费用,朝廷不但没有赔钱,还略微小赚!”

“哦?”赵祯好奇道:“不是20万石吗?怎么会有23万石?”

“回禀陛下,百姓们感念朝廷恩德,都说一家一户几十斤粮食,每一家都不相同,有好有坏,凑在一起,成色不一,卖不上好价钱。因此许多百姓都多交了粮食,而且在运送的时候,好多百姓主动帮忙,赶着家里的牲口,肩扛怀抱,不要报酬,路上有了损耗,还有人主动补偿。如此一来,不但没有损失,还多出了3万石。”

听司马光讲述,赵祯眼圈泛红了。

皇帝陛下真的感动了。

他想起了王宁安的奏报,幽州百姓不计生死,主动帮着朝廷对抗辽兵。还有人说王宁安蛊惑人心,欺骗朝廷。

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真正把事情做好了,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变,就会有人支持你!

这才是真正得人心。

王宁安的成功谁都可以复制,关键是肯付出辛苦。

都说武夫桀骜不驯,野心勃勃,可是赵祯去了燕云,和他们一起奋战,河北军团无不感念皇帝恩德,誓死效忠。

都说西北民风剽悍,刁民遍地,可司马光肯吃辛苦,一样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世上没有难事,只有不肯做事的人!

皇帝变懒了,就不敢重用武将,只能信任文臣,文臣也懒了,不想和百姓打交道,就把地方交给了士绅。

士绅没资格懒惰,所有他们就挖空心思,盘剥百姓,榨取油水。

出来混的总要还,最后都会算在朝廷的头上,算在皇帝的头上,百姓不信任朝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赵祯很是感动,“司马爱卿,你的差事做得好!实心用事,堪称天下官吏的表率!立刻传旨嘉奖,所有官吏,要以爱卿为表率,忠君报国。朕现在就任命你为秦凤路转运使,一个月之内,彻底落以盐换粮的策略,同时重开榷场,开放西夏青盐入境,不拘额度,务求利国利民!”

之前还想让司马光修起居注,积攒资历,这一下子就跃升到转运使,成了一方大员,光光同学,干得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