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旗号也能吓死人(1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2044 字 1个月前

战斗的音符,就像是天边的乌云,不停翻滚着,哪怕是苏轼那么迟钝的人,都感觉到了。

这一次参加直道开通盛典,苏轼有个感觉,那就是巴蜀的乡亲,对西北的战局,甚至比朝廷都热切。

出兵、送粮食、买战争债券,他岳父王方甚至号召门下弟子,投军报国,消灭西夏。

苏轼很难理解,为什么保守的巴蜀商人会这么关心战争,正巧大盐商郑宏图北上京兆府,被大苏给撞见了。

苏轼拿出了从王家顺来的瑶池琼浆,灌了郑宏图二斤酒,他就什么都说了……无论汉唐,巴蜀的富庶都超过江南,甚至可以向上追溯到先秦,在那个时候,风景秀丽,山河锦绣的江南水乡,还是个蛮夷之地。

以往巴蜀也是道路艰难,但是依旧挡不住繁荣,奥妙在哪呢?

很多人都想不通。

江南有粮食,巴蜀也有,江南有茶叶丝绸,巴蜀同样有,江南有海盐,巴蜀有井盐……几乎所有主要商品,双方是势均力敌的,那为什么大宋立国以来,巴蜀虽然也在进步,但总是比不过江南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才智之士,直到有一天,六艺商学院十几个学生,给出了答案!

简单一句话:商业中心转移了!

汉唐以关中为朝廷中心,以丝绸之路为主要商路。

巴蜀距离关中最近,离着丝绸之路也是近水楼台。

所以巴蜀顺理成章,作为最大的商品供应基地,经济繁荣,带来了巴蜀的富裕和兴旺,孕育出文采风流,傲视天下。

可大宋立国之后,两个要命的东西接踵而至。

一是东南海路繁荣起来,海外贸易越来越多,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二是西夏崛起,隔绝了丝绸之路。

陆上的商路没了,海上的商路繁荣起来。

巴蜀从近水楼台,变成了鞭长莫及。

做生意将本求利,不要讲没用的废话!

你距离远,路费贵,成本高,就是没有竞争力!

这份研究报告经过了皇家银行发表,被许多巴蜀的官员奉为圭臬,介绍给家乡,苏老泉更是找了很多佐证资料,送给了老亲家王方。

大儒王方彻读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其中的东西的确真知灼见!

这世上除了孔孟之道,道德文章之外,还有另一套仕途经济的学问,王方连续作文十篇,并且在中岩书院开坛讲学,一时间轰动巴蜀。

几乎每个大商人都清清楚楚。

海外贸易和陆上贸易,各有优劣,并非不能竞争,关口是陆上通道要打通,丝绸之路要重建!

巴蜀的兴旺繁荣,在此一举!

自古以来,川人就有这么一股子狠劲,五万川军北上,许多人都是抱着必死之心,要替家乡父老打出一个未来!

巴蜀的商人,从上到下,全都极力购买战争债券,为了大战出人出力!

……

“唉,百无一用是书生啊!”大苏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个金梨,一边啃着,一边哀叹。

“姐夫,你说我现在学武,还来得及吗?”

王宁安看了看越来越宽的苏轼,摇了摇头。

“别说练武了,你要是管不住嘴巴,没准再有十年,你就会像醉翁一样,染上消渴之症,到那时候,你可就什么都吃不了了!”

“当真?”苏轼惊掉了下巴。

“我会骗你吗?”

苏轼眨巴眨巴眼睛,一想到可能吃不了好东西,他就万念俱灰,绝对世界都是黑暗的,再也没有半点生机,连活着都没有意思了,太吓人了,需要安慰脆弱的心灵……他默默又掏出了一个更大的金梨,啃得满嘴汁水,啧啧有声。

苏大才子啊!

居然是个无药可救的吃货!

王宁安愤怒地抓了抓头发,拿他是一点辙都没有。

随手抓起了纸笔,扔给了大苏。

“才子人情纸半张,你现在就给我写讨逆檄文。”

“什么檄文?”大苏满嘴果肉,含混不清道。

“当然是讨伐西夏的檄文了!你不是说自己没啥用吗!好好写这篇文章,拿出一肚子的肥油,写好了,再过几百年,人们说不定都忘了我这位大帅,还要在课本里念你的文章,到那时候,说不定有人就会把收复西夏的大功,都记在你的头上了!”

王宁安气得直骂,这世道不就是如此,修出十万里铁路的,天天被指责,在地图上画20万里,变成了远见卓识,打赢了持久战算不得高明,写出了国防论就是军神了。没几个人记得打出大唐盛世的名将明相,但是却一定记得诗仙太白……这叫什么事啊!

老天爷啊,竟是如此偏爱文人!

天道不公啊!

王宁安感叹了半天,正要去办公,突然苏轼抱着一摞皱巴巴的纸张回来了。

“拿去吧!”

大苏把文章丢给姐夫,这回不吃梨了,换成了炸糕,大口咬着,腮帮子鼓得和仓鼠似的,就他的模样,去拍小巨人,能给金花鼠当替身了。

王宁安实在是无力吐槽,可是一看文章,他就不得不惊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