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文相公,你没错的(1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1920 字 1个月前

王宁安还想等着朝局稳定,然后再去处理云州的事情,毕竟苏颂刚刚掌权,还有很多事情不熟悉,加上那么一帮能折腾的属下,也不省心。

可偏偏王雱疯了!

事情可大条了。

不管怎么说,王雱都是当今的国舅,还没有定罪,人就给弄疯了,还有王安石奄奄一息……父兄同时倒下去,你让皇后王青情何以堪!

哪怕是个木头人,也要发火啊!

王宁安不得不担负起灭火队员的职责……“子容兄,看起来我要立刻动身去云州了,京城的事情你只管去做,拿出首相的威仪,这种时候,最怕优柔寡断,瞻前顾后。”

苏颂深以为然,“王爷,我准备主推两大政务,一个是吸收民间资本,参与修铁路,第二就是整顿吏治,严打贪腐。”

王宁安沉吟了一下,这两项都是很关键的,兴利除弊,苏颂有两下子!

“民间资本不能超过三成,这是底限,至于打击贪腐,让都察院动起来,不要客气!”

苏颂早就注意了这个问题,也经过深思熟虑,他说道:“王爷,这个入股的问题我想好了,我会把股权和运营权分开,铁路一定会控制在朝廷手里,请王爷放心。只是接下来整顿吏治,难免要得罪一些人,下官担心,会搅动朝局……”

说到底,苏颂的根基还是太浅了……

王宁安沉吟了一下,“子容兄,有一件事,应该告诉你,我一直准备成立一个新政学会,广邀天下有识之士,一起来研究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辅佐新政,顺利推行,这是我给新政学会拟定的几条核心主张,你看看吧!”

说着,王宁安送给了苏颂几页东西。

在第一页,赫然写着“民本”两个字。

苏颂也是学问大家,对两个字再熟悉不过了。

孟老夫子早就提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可以说民本两个字,深深刻在历代儒家的骨子里,当然了,那些拿这两个字骗人的犬儒不算!

再说历代帝王,唐太宗算是最推崇民本思想,他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敬畏百姓,遵道而行,才有了贞观之治,才有了大唐盛世!

王宁安一直以来,也都是这个主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计代价,推行均田,可谓用心良苦。

苏颂翻到了第二页,有六个字:忠君报国爱民!

这是根据民本思想,推出来的三大主张。

再往下翻,则是王宁安的阐释,苏颂看了一遍,露出迟疑之色,“王爷,你是打算?”

王宁安叹口气,“组建新政学会,我和王相公谈过,和司马君实谈过,也和吕吉甫谈过……只是到了如今,能承担这个重任的,唯有你了!子容兄,你可以愿意担起来?”

苏颂陷入了沉思,他其实从醉翁那里,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除了上面说的几位,欧阳修也清楚王宁安的打算。

新政学会,说穿了,也是结党。

只是和过去的朋党不同,不是为了私利结党。

观察如今的朝局,苏颂也深感忧心。

原本士农工商的结构已经瓦解,取而代之是实业集团,金融集团,农业集团,殖民,海商,贸易,纷繁复杂的利益团体。

还有那么多辛苦的工人,以及悬殊的贫富差距,数之不尽的贫穷农村……政务之难,远超以往万倍,光是一个人,无论如何,也难以驾驭。

必须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集合大家的智慧,才能顺利应付……可臣子们公然结党,必然会惹恼天子,而且他的威望又不足以统御各方,苏颂显得很为难。

“下官能理解王爷的苦心,也愿意替王爷分忧,只是下官担心,靠着我的一己之力,未必能成功?”

王宁安淡然一笑,“子容兄,事在人为,我虽然不是首相了,也会鼎力支持你,至于陛下那里,我会想办法,总而言之,正道直行,无所畏惧!”

苏颂深吸口气,鼓足勇气道:“既然王爷这么说,下官就勉为其难,不推辞了!”

苏颂接下了任务,王宁安又把吕惠卿、章惇、曾布、苏辙几个找来,把事情都讲了,他们四个,加上苏颂,还有司马光,暂时作为新政学会筹组的六位理事,负责前期工作,等云州的案子处理之后,王宁安有了空闲,再正式发起新政学会。

这六个人也就是未来的新政六君子,而接下来的十几年,完全是他们的天下,掀起的风云,更是远远胜过王宁安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