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果断扑杀(1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1850 字 1个月前

没用上两个月,仅仅50天后,王宁安就拿到了儿子的密报……小家伙弄得很详细,有各种问话记录,还有税官的收税凭证,好几个案子的卷宗。

小彘把一切都统计完毕,又附上了一份分析报告。

按照他的观察,海外并非一片蛮荒之地,更不是遍地野人,无关紧要。

至少在发配了世家大族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些世家大族,在大宋呼风唤雨,享受着百姓供养,朝野之中,人脉丰厚,为所欲为……到了海外,从天堂到了地狱。他们不得不筚路蓝缕,重新创业,只有少部分人过得很好,大多数都是糟糕的。

而即便这些过得好的,也没有在大宋时候的高高在上。

出于强烈的落差,他们对朝廷,尤其是对变法派,是存在不满的。

再有,这些人几乎垄断了海外的教育,学堂是他们成立的,报纸是他们办的,各种商会,同乡会,也都是他们说了算。

普通的海外移民,不能不受他们的影响。

长年累月积累之下,不满情绪在不断蔓延。

而这一次老文的加税政策,就点燃了火药桶。

他们背井离乡,受尽了苦难,结果却被朝廷当成了外人,肆意盘剥,情何以堪!愤怒加上不满,还有世家子弟的挑唆怂恿,这一切的结果,就造成了渤海的倾茶事件!

“这么说此事的根源还在王爷身上,老夫最多只是无心之过而已。”文彦博翘着二郎腿,得意洋洋,毕竟能甩锅也是种幸福。

“宽夫兄,你想把罪责扣在我的头上,我也不否认。我只是想知道,这个理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二程在海外诸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这,这跟我可没关系!”文彦博立刻警觉起来,“二郎,话不能乱说,你可不能随便构害老夫啊!我一直是支持百家争鸣的,要说起来,这帮人还是你流放到海外的,没准你的罪责更大!”

面对老文的甩锅,王宁安翻了翻白眼。

他当然知道文彦博和理学中人不一样,但是老家伙有没有可能故意加重盘剥,给理学发展的机会,这就不好说了。

毕竟猪队友和神对手的效果是一样的,谁知道老文向着哪一边?

“宽夫兄,你知道海外的理学,都主张什么吗?”

文彦博吸口气,无奈道:“我怎么知道,左右不过是‘天者理也’,‘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等等,总之都是一套陈腐之说,暮气难鼓。”老文讥诮道:“二程和张载,明明比老夫还年轻了几十岁,真是想不通,他们小小年纪,怎么会相信这一套,简直跟老头子没什么区别,我就不信,还有人追捧他们!”

听得出来,老文是很不屑的,只是他不知道,现在海外的理学,已经完全变了样子,变得王宁安都不认识了。

当初在大宋的时候,讲“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还能得到掌声和鲜花,追捧拥趸一大堆。

但是到了海外,正是要努力奋进,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再讲这一类的,只会被嘲笑讥讽,哪里还会有人喜欢?

所以,不用担心,历代的儒者都最善于随机应变,如果没有变色龙的本事,他们也没法存在几千年,哪怕到了后世,依旧时常借尸还魂,着实功力惊人。

而真正表里如一的,比如墨家,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所以,这不是优胜劣汰,而是适者生存!

能存活下来的,不一定是优秀的,但一定是迎合人们需要的。

至少海外的理学就是如此。

小彘搜集了几年的文章报纸,总结了几条、首先,海外的理学,根据仓廪实而知礼节,提出追求财富的正当性。

这一条就把人吓了一跳,要知道儒家士人向来是口不言利的。

如此大张旗鼓,主张致富发财,难不成他们都成了王宁安的门下了?

别忙,还有更惊悚的呢!

在王宁安大规模驱逐世家大族,落实均田令之后,海外的理学又提出一个很有杀伤力的观点,那就是私有财产的问题!

他们认为既然挣钱发财是正确的,那么获得财富之后,就要受到保护……朝廷不可以随便处置,更不能剥夺私有财产。

这一条可是太厉害了,不但世家大族喜欢听,就连那些去海外谋生的汉人也喜欢听……他们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域,好不容易拥有了土地,拥有了事业,口袋里装满了钱,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财产不安全。

理学又一次打在了他们的软肋上,想不得到拥护都不行。

小彘估算,在渤海,差不多有三十万人在学堂读书,而这些人,几乎都是理学的门下……他们构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想要收拾他们,就要面对整个渤海国的反扑。

这还不打紧,在这一次老文横征暴敛之后,理学进一步加强了论述。

渤海的理学界,也分成了两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