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闪电战(1 / 2)

南明工程师 浊酒当歌 1467 字 1个月前

翼城县并不大,方圆不过十里,还是一座典型的山城,整座城就建在一座山上,城顺山势而立,街道上上下下弯弯曲曲,基本上都在爬坡上坎,山腰间不多的几块平地,都被官府和富人占去,修筑成衙门和宅院,而百姓们的房屋,都建在斜坡上。

整座城建成这般模样,因为此地原本是一处坞堡,从元代就由一户当地世家为避祸所筑,因地形险要,附近百姓纷纷搬迁依附,经年累月,人丁兴旺,最后翼城县衙干脆也搬了过来,形成今天这般规模。

也因为如此,县城城墙就修在山腰上,等于平地拔高了十数丈,而上山的道路并不好走,故而韩昭宣虽然人多势众,却拿此城无可奈何。

是以平阳府烽火连天,反清风浪席卷各县各州,唯独此地仿佛世外桃源般风浪不惊,县令在第一时间就紧闭城门,杜绝内外联系,征集民壮,严加防范,还身先士卒的上城死守。城内又多逃来的富户世家,唯恐城破后被杀人抄家,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募集壮士,一时间众志成城,把个城池守得铁桶般水泼不进。

这一日,县令按照惯例,一大早就上城瞭望,只见城外旷野上风吹草低,半个造反的乱民也没有,一切都太平依旧,春风习习,艳阳高照。

几个城头上的兵丁还嬉笑着抱怨,明朝遗老们着实可恶,在这春耕时分闹事造反,不但乱了朝纲,还让百姓不敢下地干活,耽误了农时,今年的粮食又要歉收了。

县令虎着脸训斥了几句,让他们别想没用的,用心守城。

不过他心里却也没有太过在意,因为这段时间实在太平,从解州过来的义军闹腾了大半个月,在城下丢下无数死尸,也没有撼动城池分毫,灰溜溜的退了回去。如今小股蒙古骑兵开始在平阳府境内活动,县令心里更加安稳,假以时日,这些明朝乱党就会被驰援的大清官军以雷霆之势一举消灭。

巡视了一圈,县令眼见无事,就吩咐守兵们严加守卫,自己匆匆下城而去,昨晚上有一小队蒙古骑兵从太原方向过来,夜宿城内,他得赶紧去陪着。

蒙古人很难伺候,要吃羊肉,这围城时分,上哪儿找这些东西去?县令很发愁,挨家挨户的派人去搜罗,自己亲自在县衙里等候,刚坐下喝了一口茶水,就听到外面有人撕心裂肺的叫嚷起来。

县令顿时就火了,这还让不让人清静了?站起来刚要出去瞧瞧,就见房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县尉满脸是汗的冲了进来。

“县尊,快上城看看吧!”县尉是个武夫,长得高大魁梧,一身横肉,此刻却脸色惨白,吓得像个孩童:“明军又来了!”

“休得慌张!”县令心中一颤,脸上却强做镇定,口中怒道:“前些日子明军那么多人,能奈何我何?还不是自行退去了,如今又来,难道还能破城不成?”

县尉急得跳脚,慌张道:“这次不同了,来的明军奇怪得很,县尊,快去看看吧!”

“哦?!”县令也有些慌了,连忙几步跳出门去,跑了一段,想来什么回头喊道:“快、快,知会住在官驿里的那些蒙古大爷一声,请他们赶紧披挂整齐,一起上城来!”

等官驿里的蒙古人披甲持刀的涌上城头的时候,县令等人早已在上面呆了良久了,城墙上满满当当的聚集了几排守兵,依山建城的好处之一,就是守城只需防守一个方向,后面是山,无须担忧。

城头上有几尊小铁炮,还是明朝时为了防御流贼弄上去的,这时候也收拾利落了,颗颗小铁弹就放在后面,随时能发射。

不过,城上的人却紧张无比的注视着下方,目光中恐惧的神色显露无疑,县令县尉等人立在城头垛口后面,眼神复杂的在低声交谈。

蒙古骑兵来的是一队五十余骑,人数不多,却一人三马,机动性很强,任务就是给还未投降的城镇打气,骚扰义军,加上个个都是老兵,身经百战,纵横山西南部一个多月,未逢敌手,义军人少就上去砍杀,义军人多就溜之大吉,所以很是嚣张,一上城头,骑兵头领就大声向县令道:“明军来了多少?县尊勿慌,待我等退之!”

县令和县尊看了看他,慢慢的挪开身子,露出一个空来。

头领凑上去,一望城外,顿时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