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简妃传 圣手镇九州 2420 字 1个月前

☆、二三九、录旧绩陈罪新雪

二三九、录旧绩陈罪新雪

七月里曹寅病故,康熙的心情就不是很好,跟着二废太子,或多或少都是打击,书雪的工作量随之上升,到年底,每天要办公两个时辰以上。

看一眼雅尔江阿,书雪漫不经心地问:“江南三织造接驾亏空的事儿你知道多少?“

雅尔江阿一怔,很快答道:“像你说的,曹李两家都养出了富贵病,亏空一百万,顶多八十万是为接驾留下的,余下的二十万照样算在汗阿玛头上,小姐的首饰、老太太的药汤、少爷的花酒,哪样不费银钱?谁乐意过惯拿了人参当萝卜吃的日子再去把萝卜当人参吃。”

书雪似笑非笑打量着丈夫:“接着说——”

雅尔江阿干咳一声:“曹寅有文采,但不通经济,对汗阿玛倒是忠心可表,否则哪能通婚皇家?李煦通人情,唯独心大,孙文成倒务实能干!”

书雪在曹颙的折子上批示:“朕体尔拳拳之意,尔父因亏空难以瞑目,以盐政补织造亏空,实属朕格外恩典,早晚补足银两使朕怀慰、令尔父含笑,余事可不计矣!”

曹颙上折,请求辞掉盐差,以私产还亏空,书雪如是批复,和康熙的打算并无二致。

雅尔江阿不能看折子,通过方才的问答就清楚和江南织造有干系,想起曹颙,嘴上就酸溜溜的:“刚娶妻就亡父,汗阿玛竟叫个黄毛小子接任织造府——”

“那是平王的小舅子!”书雪再翻李煦的折子,措辞简单严厉,“汝为朕办差,不可懈怠!”

内务府启奏:“明年六旬万寿,大典当添隆重,拟于畅春园贺庆,广请宗室、官诰、致仕长者,躬询圣意。”

书雪想一想,写下两行眉批:“可,再请并无顶戴、七旬以上康健长者若干,做个千叟寿宴,寓普天同庆之意甚好!”

此折有决策意味,单挑了转给康熙,康熙在原批后又加“甚好、甚好”四字,圣意不言而喻。

书雪与康熙分批的奏折先在南书房分好,原本康熙都要过目的,如今除了专门标记出来的,其余全部直发内阁六部省理,皇子们几乎要有老爷子想立女储的错觉了。

康熙在正旦朝贺时当着蒙古三部的面儿夸赞“高级助理”:“朕的这些个孙男弟女,别的都琢磨能从朕身上得什么,只她孝顺朕时不想别的。”

废太子后没销毁的太子妃銮驾被老爷子当成新年礼物赏给了书雪。

二月间赵申乔上疏请立太子,这样的折子原本要由康熙批示,也破例转到简亲王府,书雪本对赵申乔有成见,说的又是自己敏感的议题,遂在奏章上写道:“储君大事,岂能轻定?朕当壮年,尔等但知忠君即可,无需重赘。”

康熙拿着奏章传遍满朝,走心的皇子心道:汗阿玛,‘左手批’用的忒顺手了吧!

时值万寿,六部及有司都来凑趣,刑部堂官会同大理寺都察院奏请大赦天下,书雪不能做主,在折子上批示:“伤人害命、□□者不赦,余罪减等论处。”

康熙在“伤人”前面加了“大逆”二字。

雅尔江阿趁机上疏:“获罪宗亲贵戚减刑条陈,请圣谕拟定。”

康熙只有三个字“知道了”。

三月初游幸畅春园,康熙忽问诸子:“朕登大宝五十余年,今届六旬,为政功绩何以为首?”

诚王回道:“汗阿玛编修字典、图书,教化万民,此实不世之功!”

康熙摇摇头:“书典俱未成书,这个不算。”

雍王说:“滋生民丁、永不加赋,皇父德政,庇于万民。”

康熙不语,因问书雪:“你觉得呢?”

书雪想一想后答话:“汗阿玛圈囚鳌拜,使君威不得侵犯,平三藩、收台湾、破噶尔丹,令地方肃静生息。北拒沙俄不得全功,此为憾事,各处衡量,于大清言,三藩、台湾俱为疥癣之疾,于中华而言,攻破噶尔丹,漠北会盟,使长城移于境内,此千古功绩。”

“你比他们会讨巧。”康熙大笑后捻须问道,“擒鳌拜有你阿玛一份,这个没细说,北拒沙俄不得全功——朕不明白。”

胤祉兄弟这才明白老爷子想自夸的功绩是什么。

书雪答道:“鳌拜为权臣,虽跋扈,于大清有功勋。侍太宗忠心、奉世祖勤谨,藐幼主可欺。以臣媳浅见,鳌拜未必有异志,多半居功自傲,不知进退罢了。即使没遇到汗阿玛这样的雄主,这样的人最终也难以得到周全,现有例证,前明的魏忠贤照样被崇祯皇帝收拾的利落,看以后的事儿,哪个能夸他是圣君?”

“鳌拜实有功。”康熙当场传旨,“录鳌拜孙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皇子们吐槽:您抽了吧?张口就给个男爵。

书雪接着说:“拒抗沙俄原为胜局,汗阿玛谦让关外不毛之土,恐后世不肖子孙援引前例,有辱明君声誉。”

康熙微微颔首:“你严责盛京将军‘不许丢失尺寸土地’原来是为这个。”

书雪试探着问:“汗阿玛,歆蕊在臣媳跟前五年,迄今难见父母面貌——”

康熙仍是只有三个字:“知道了。”

原觉得“简王福晋”体面有限的皇子们很快被打脸,康熙随后补充:“等过完万寿节,旨意由你来画。”

过了五年圈禁生活的十三皇子府终于见到了曙光。

老爷子给面子,书雪就得尽心回报,花费百金制成巨幅宣纸,召集皇子凤孙写百寿图,自己整理《乘风破浪》、《塞外金戈》、《铁马西南》三幅写意画为万寿节礼,装裱完善后放在千叟宴上,康熙龙颜大悦。

十三皇子府解禁意味着歆蕊即将结束在简亲王府的寄宿生活,扣着女儿不还的念头升上来又压下去,康熙给的空白圣旨一直搁着没用,进了四月才发出去。

一群儿女中,男孩子都要读书,日常陪伴自己的就是三个女儿,永瑾是亲生的,现在看来除了相貌没一点儿和书雪相似,歆蕊是下了功夫培养的,琴棋书画都已经开始入门,除了长相外像足了养母。

歆蕊今年六周岁,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虽然知道书雪与雅尔江阿不是亲生父母,彼此间的情分却不比弘昊姊妹少一分,乍闻胤祥夫妇解禁的事儿后并不热切,低头沉思半天方问:“额娘,您和阿玛不要我了吗?”

书雪勉强扯了扯嘴角,点点歆蕊的额头嗔怪道;“你这孩子,净是胡思乱想,阿玛额娘怎么会舍得不要你呢?”

歆蕊的眼睛亮了亮,还是有些不放心:“可是——”

书雪叹口气,将歆蕊揽到怀中细细解说:“当初你阿玛被你皇祖圈禁,你额娘舍不下你,又不放心你阿玛,那会子可真正是进退两难,我也不能叫你小小年纪进去受苦,索性把你留在了王府,虽然你皇祖在弘暾出生前降恩改禁皇子府,可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受罪,现在十三皇子府已经解禁,你额娘不一定怎么想你,若不去看看岂不让她伤心?”

歆蕊靠着书雪没有言语,良久方道:“额娘说的对,我也想见见额娘和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