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英雄归来(2 / 2)

大唐天下 殷扬 1806 字 1个月前

“这个……”李光弼恍然。

“与大食一战,谁能成为统帅?”郭子仪剖析道:“眼下来看,有两人最合适,一是王忠嗣,一是监军。王忠嗣是想与监军结交,让监军拉不下脸与他争军权。”

与大食一战,唐朝必然会派出最善战的统帅,谁最合适?

从眼下的情形来看,只有两人最合适,一个是王忠嗣,一个是李昌国。

王忠嗣是威震天下的名将,一生大小数十战,就未有败仗,唯一的污点就是没敢出战石堡城。不过,这不过是小小的污点罢了,可以忽略不计。

李昌国虽未独自领兵出战,不过,灭吐蕃一战,充分展现他的才干,善于谋划,若是由他统军出战的话,不会有问题。

“监军,你会统军出战么?”李光弼眼眼睁得老大,打量着李昌国。

郭子仪眼睛瞪圆,一瞬不瞬。

这事太过重要了,他们很想知道李昌国的想法。

“我当然想,不过,能不能成功,还要陛下决断。”李昌国沉吟道:“击破大食,是何等的振奋人心,大唐男儿谁能不想?”

“嗯!”郭子仪和李光弼重重点头,大为赞同。

“想统兵出战的决不止我和王忠嗣,还大有人在,看来,围绕这军权一事,还有得热闹可瞧。”李昌国眼中精光暴射,心中暗道:“不管如何,我是不会放弃的,一定要争。”

若是李是国成功的争得兵权,统军出战大食。一旦把大食击破,那就是不世奇功,他的声望就会如曰中天。到那时,再来解决“安史之乱”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因此,李昌国决不会放弃。

“统大军出战大食,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想争夺这兵权的大有人在。我猜安禄山一定会跳出来,靠女人裙带的那位也会跳出来,高仙芝若不是被围,也会力争。”郭子仪扳着手指头,一口气说了好几位。

“你以为谁的希望最大?”李光弼问道。

“不过以我看,此次统军出征的不是王忠嗣,就是监军了,不会有别人。”郭子仪沉吟:“王忠嗣和监军的可能最大。王忠嗣的才干不需要置疑,监军也让人放心,最重要的是,监军年岁不大,更加年轻。究竟是王忠嗣出征,还是监军统军,就要看陛下如何安排以后的事。”

“以后的事”是指李隆基身后事,郭子仪这是委婉的说法。

李隆基虽然不服老,却是不得不承认,他已经年岁不小了,需要给太子李亨接手唐朝打基础了。而此次出征大食,就可以趁这机会安排这事了。可以想象得到,此次出征的统帅,必然是李亨一朝的擎天柱,也是在给太子李亨寻找保驾的大将。

李昌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当然,年轻有年轻的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就是他完全可以承担起为太子李亨保驾护航的重任,劣势就在于他立功的机会多的是,不让他此次统兵也有可能。

究竟如何处置,就要看李隆基如何想了。

“郭无敌所言有理。”李昌国大是赞同郭子仪的看法,心中暗道,无论如何,也不会错过这次机会的。

唐军在大非川短暂停留,朝河湟之地撤退。通过石堡城,很快就到了河湟之地。

到了这里,李昌国按照李隆基的旨意,把军权移交给王忠嗣,率领龙武军和立有大功的将士们启程,从河湟之地出发,朝长安赶去。

二十万大军撤退到河湟之地,肯定需要一个人来统领,这人非王忠嗣莫属。王忠嗣既是欢喜,又是忧虑。他欢喜的是,他可以重掌兵权了,似乎离出征大食只有一步之遥了。然而,李隆基并没有要他回长安去参加此次庆典,说明李隆基对他不出战石堡城一事仍是不满。

与王忠嗣喜忧参半的心情正好相反,李昌国他们回长安是一路顺风顺水,所到之处,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到处都是欢天喜地的欢呼声。

“英雄归来了!”

“大唐的英雄归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