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一出门,他们四人也没闲着,阿秀、周鸾帮着老太太洗菜准备做饭,李同垣问了老太太水源在哪里,就跟顾宥真两人拎着水桶出去打水了。
待李同垣回来时,老太太拉着他一个劲儿狠夸这俩姑娘,说他跟顾宥真有福。李同垣只能憨笑,翻译时也不敢提着后半句一个字。
晚饭是腊肉野菜饭,山菜炒鸡蛋,还有一个放在饭锅头上蒸的腊味,虽然简单,但山里果木熏出来的腊味味道实在是好,连周鸾都忍不住吃了两大海碗菜饭,撑的半天都没能站起来。
可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和女人凄厉的哭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把周鸾吓得够呛。
老头忙站了起来,出去开门,一会只身回来,神色为难的对李同垣说了长长的一段话。
阿秀她们听不懂,只好等李同垣翻译,这才明白。外面哭的那个女人也是这个村子的,男人在外面打工,只有她和五岁的儿子在家,可是孩子前两天晚上突然发起高烧,家里的药吃了也不好使。只好去邻家求助,听说老头家有外客,这才上门求药,看有没有退烧药让孩子吃。
周鸾吓了一跳,「这药可不能乱吃啊。」
李同垣叹了口气,「这里是山区,能有药就不错了。」
阿秀听那女人哭得可怜,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站了起了,「我去给孩子看看吧。」
顾宥真自然也跟着她站了起来。李同垣低声说,「你跟周鸾留下看着东西,我陪着先生去就行。」
顾宥真也颇为无奈,即便英文过了八级,奈何土语有三千,效果堪比高度加密的战地密码,你智商超过两百八听着也只是感人。
老头和那个女人见他们肯出手帮忙,感动得不行,忙挑了盏风灯在前面领路。
阿秀和李同垣就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这个女人家。
可能是因为一个女人带着孩子,院前倒是修得老高。阿秀一进院门,就眉头微皱了一下,跟在她身后的李同垣也感觉到了些不好的气息。师徒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却没说什么。
等进了房间的门,炕上躺着一个孩子,在那盏昏黄的罩子灯的映衬下,显得脸色蜡黄,极为难看。阿秀上前摸摸脉象,虚浮无力。
孩子妈妈见阿秀出手有模有样的,把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直到阿秀的手离开了孩子的身体,她才敢说话。李同垣帮她翻译。原来因为家中只有母子二人,日常她进山干活,都把孩子给带着。前两天,她干活时,孩子也不知道看见什么了,先是哭闹,回来就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折腾了两天,明显竟然没有大气了。
孩子妈妈吓坏了,只得去邻居家救助,这才有了后面这些事。
阿秀摸了摸孩子的头,给孩子掖好被角,跟李同垣说,「问问她家是否还有米饭和开水?」
孩子妈不知道她要做什么,连忙去厨房盛了一大碗杂米饭来,另外还拎来一个热水瓶。
阿秀让她又拿了一双筷子来,将那双筷子插在了米饭上,又倒了些开水进饭碗里,然后一手端着饭碗,在孩子的身上转悠,一手拍着孩子,口中哼唱着没人能懂的歌谣。
不管孩子妈妈和老头听不懂她在唱什么,连李同垣也听不懂,但是这音调节奏虽然古怪,倒有点山歌的味道。那孩子没什么大反应,但是急促的呼吸却慢慢平缓了下来。
阿秀对李同垣说,「你让她捧着这碗,尽量走远,能走到村口外最好,将这碗放在路中间,然后别回头,赶紧回来。还有,千万别乱说话,乱发誓。你陪着她,别出事。」
李同垣点点头,转头哇啦哇啦说了一会,那个孩子妈将信将疑地捧着碗急急地就出去了,李同垣忙拎着风灯赶了上去。
阿秀看着那孩子的小脸,轻拍着孩子,口中还哼唱着那个调子,脸上慢慢地浮现出困惑的神情。
老头不知道她在唱什么,但是两人言语不通,只好坐在旁边干看着。
大约半个多小时,李同垣二人回来了。那孩子妈一进门就问孩子怎么样,阿秀给她让了位置,她伸手一摸,孩子已经不烧了,呼吸也平稳了,脸色似乎也好了很多。她回头扑通一声就给阿秀跪下来,连连磕头。
阿秀笑笑,扶她起来,嘱咐她两句,就和李同垣、老头一起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