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知识分子(1 / 2)

司礼监 傲骨铁心 1285 字 7天前

皇爷的旨意,魏公公可不敢抗旨。

董事长发话了,他这部门经理敢不听么。

只是,让魏公公不满的是,董事长对这件事的定性有问题。

他魏公公绝不是如董事长认为的把人给掳了,或绑票什么,而是雇佣。

天地良心,在学习班的东林师生们,不管年老的还是年少的,不管是进士还是秀才,不管学习是否认真,不管劳动是否积极,他魏公公都是有开工资的!

便如,本期学习班最佳学员黄尊素同志,就通过个人努力连同奖学金,一共获得了三两六钱的工资报酬。

三两六钱放在江南,可是相当于一个成熟技工两个月工资呢。放在西北穷苦地区,一家三口将就些也能用一年了。

仅这一点,就能看出他魏公公从来不是小气之人,对于肯替他干活的,老人家向来是不亏待的。

而即便是学习最不认真,抵触情绪最强,可谓是老顽固,死不悔改的保守老家伙高攀龙,也有他的工资。

只要付出,就有收入。

这一点,魏公公做的很好,监班宋四宝执行的也很到位。

高攀龙固然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还屡屡挑事,但毕竟也参加了搬砖挑石,所以他得到了24枚铜子的工资。

不管高攀龙承不承认,领取不领取,这笔工资永远都是他景逸先生的。

给了钱,还被人冤枉是绑票,魏公公肯定不答应。但答不答应这件事他也翻不了盘,所以挺郁闷的。

打无锡事变算起来,这都快半年了万历也没说叫他放人,怎么前脚升了他魏良臣做江南镇守,主持东南拓海,后脚却下旨让他把东林师生给放了呢。

良臣想不通啊。

当下之朝廷,除了实务实任官和武备官员,其余诸官缺额在三分之二,科道更是缺额近四分之三,以致出现一个御史在外十多年无人接班的情况。而阁臣那块,叶向高既当首辅又当独辅整整数年时间,万历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要知道,内阁可是国务院啊!

堂堂国务院,就一个总理干活,连个副手都没,身为皇帝的万历竟然也不在乎,死挺着几年不松口增补阁臣。

可见,在万历这个皇帝陛下眼里,官员不管大小,都是个屁,他压根没将缺官当回事!

这也能理解为何半年以来,万历对于魏良臣掳走东林师生不闻不问。

皇帝陛下打心眼里就看不上那些人。

要当回事,早八辈子就下旨训人了。

这么看来,万历肯定是受到异乎寻常的压力,实在顶不住这才下旨让魏良臣放人的。

内外朝廷,能逼的皇帝下旨放人的,除了首辅阁臣,魏良臣想不到别人了。

前番邸报上说皇帝准前礼部侍郎吴道南和前吏部左侍郎方从哲增补阁臣,这两位新任阁臣怕还没动身赴京,所以内阁依旧是叶向高说了算。

那么仔细想想,谁给皇帝施的压,答案就很明确了。

魏良臣手里扣着那么多东林师生,其中还有高攀龙这等东林二代大佬,叶向高身为东林党魁,总不能真的不救吧。

进而推测叶向高一定是拿什么大事压万历,逼的万历不得不同意。换言之,万历是想拿放人这件事和叶向高妥协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