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帝国圣殿(1 / 2)

帝国苍穹 天空之承 1821 字 20天前

进行初步的检查后,几名守在钢制大门前的警戒士兵将最后一节装运枪械弹药的车厢与前部车厢的连接阀打开,站在车头后部的国防军军官和齐格恩克少校很平静地看着这一切,想来也是上级的要求。在这之后,卸去了第三节车厢的小火车重新启动,带着初来乍到的德军官兵们穿过洞口进入了另一个洞库。这里虽然不像码头那样开着明亮的白炽灯,可设于高处的警戒岗哨用探照灯来回扫动巡视,肉眼仍能看出洞库的大致情况:这里的仿佛是巨人的住所,仅占地就有六、七个足球场大,洞库顶部也有二十米高,既然码头高出了海平面,这洞库显然是位于山峦底部的。以齐格恩克先前所透露的只言片语,林恩猜想德军顶多是在发现这些空间后进行了相应的扩建和修整。很难想象,寒冷的北方居然会有这样惊人的地下世界存在。更叫人吃惊的是,修葺平整的洞库中停放着数十辆崭新的豹式坦克和上百辆不同型号的装甲车,此外还有大量同样油光发亮的反坦克炮、榴弹炮、步兵炮以及成堆的武器弹药箱——因为是相对松散地停放,武器装备看起来很多,但如果将它们彼此之间的摆放间距缩小一些,也仅够填满这洞库的一个角落,若是再进行分层停放,这洞库内的储物量该是多么的惊人!

沿着铁轨穿过了装备仓库,小火车紧接着驶过第二个门廊式的洞口,周围的光线迅速减弱,到最后只剩下了火车头前部的车灯还亮着。名为夜战兵,林恩的眼睛可没有什么特殊的夜视能力,只能循着车头灯所照的地方一看究竟。这洞库的规模似乎要比前面的小一些,铁轨左侧设有许多座位的像是演兵场的观礼台,此时虽空无一人,可前后左右都插满了红底白圈万字的第三帝国旗帜和旗枪,让人得以想象它投入使用时的盛况。铁轨右侧是一大片开阔平坦的空地,若是紧凑列队,少说也能站下几万名官兵加上一些坦克战车,这会是“雅利安方舟”计划预定安置的军人总数么?

林恩正琢磨着,这小火车已然进入了第三个洞口。从码头到这里算算也走了七八公里,若是徒步,少说也要走上一个半小时吧!

感谢瓦特,感谢斯蒂芬森,更要感谢修造这些铁轨以及将火车头、火车皮运至此地的人。想到这些,林恩对这浩大的工程充满惊奇。先前听齐格恩克说这里是两年前才被发现的,那意味着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码头、轨道、电气线路等等工程都要完工——这还不包括自己尚未看到的内容。在前线兵力捉襟见肘、国内生产力严重缺乏的状况下,德国人从哪弄来那么多的劳动力?

就像是进入了地铁隧道,小火车开始在一条深邃漫长且弯弯曲曲的通道内平缓前行,到了窄处,车厢内的人伸手几乎就能碰到顶,这里每隔十几米就有一盏吊灯,且绝大部分都是亮着的。看这些设施的精良配置,似乎又不像是普通战俘能够胜任的,难道说德军直到战争中后期还在挪威保留着大量部队,为的就是这个秘密设施的工程施工?可是,这种未雨绸缪、预留后路的思路也太不符合阿道夫.希特勒的姓格了吧!

十来分钟之后,小火车驶出隧道并最终停靠在了一座与大型地铁站类似的月台旁。这里所有的一切仍是位于不见天曰的洞穴之中,依靠大量白炽灯提供照明,而月台的规模堪比柏林的腓特烈车站,只是没有多条铁轨并行。车停之后,齐格恩克和那名国防军军官率先下车,在他们的注视下,党卫军和海军潜艇部队的士兵们重新在火车旁列队集结。按照军官的要求,莫特奇格和魏斯特又各自清点了士兵人数,确定无误后,才在不携带任何武器装备的情况下徒步前行。

离开月台后,队伍穿过了一条足以供两辆卡车并行的宽敞通道,然后在一个三岔路口选择了最右边的那条,往前走了大约两百米,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开始迅速增加,在一道普通的双开式隔门前,走在齐格恩克旁边的那名国防军军官停住脚步,转身对众人说:“士兵们,这将使你们进入‘避难所’享受到的第一项福利:热水澡!痛快的洗吧,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头发理短,胡须刮净,然后换上干净的新衣服!别担心时间,这里的热水无限量供应!”

听到军官这话,士兵们个个摩拳擦掌,伤号们就要担心自己的伤口能否碰水了。这时候,林恩却将顾虑抛在了脑后,而是满脑袋的疑惑:热水无限量供应,那意味着这里有温泉之类的地热资源咯?既有地下空间,又有地下热源,难怪说是绝妙的避世之所,可第三帝国的精英们准备在这里安安稳稳地躲上一辈子么?

门开之后,温润的水汽扑面而来,哗哗的水声更是清晰可闻。毛巾、肥皂、热水池、淋浴,除了没有美女伺候沐浴更衣,洗澡所能够享受的一切都能够在这里享受到。可惜在手下们的提醒下,林恩终于意识到自己还处于养伤阶段,只好跟着坦泽以及其他伤员一起转入近处的后勤医院进行另类的清洗。在这里,专职的医护兵用药水帮他们清理伤口并更换药棉纱布——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传出的喊叫声却是既然不同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