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另外四头狼刚咬死了张嫂子家的猪,这会功夫两头正吃着,两头还堵着张嫂子家的门,张嫂子家里是娃娃哭女人叫,唯一的顶梁柱高大牛正抵着门直哆嗦。二大爷先把家里这两头狼彻底弄死,又拣了块大石头用网子兜着,拎着斧头就出来了。

村里此刻大部分人家都亮起了光来,彼此呼喊询问着,知道是山上的狼下来了,但是只有村长高大忠家开了门,村长带着仨儿子,拿着刀顶着锅,朝张嫂子家摸过来。群狼也知道时间紧急,一边撕吞着猪肉一边嚎叫威吓,张嫂子家哭叫一片。

二大爷看清楚张嫂子家院里的情形,没有脑子一热的英勇冲锋,而是蹲低了身子,等着村长四人。村里的老人都知道,这进过村吃到肉的狼要是不打死,后患无穷。村长到的时候,那猪已经被吃了大半,再要去找人来,就很可能会放跑这些家伙了。

村长是个退伍兵,战斗经验丰富,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一点不含糊,几个人凑一起,村长比划了几个简单的手势,意思是他跳出去吸引火力,其他四人一个对一个的揍,他再抓一个。商量好后,村长把家里的铁锅用绳子穿过锅耳朵系在背后,正好遮住脖颈,就是这背上顶个壳的造型有点让人眼熟。

村长右手拿着烧火棍,左手擒着块大石头,跳进院子,大喊一声“贼泥马!”照着狼们就是一石头,五头狼也不含糊,嗷嗷就冲他扑过去。二大爷一看,赶紧追上去,轮着自制“流星锤”就砸到两头狼,村长仨儿子也不敢耽误,上去霹雳咵嚓一顿揍。

事情还算顺利,最后只有村长的幺儿子挂了彩被咬了块腿肉去,其他人都是皮外伤,村民们也陆续出来了,最后大家才知道,二大爷家还死着两头狼,纷纷咋舌,就这样七匹狼的传说画上了句号。因着村长家出了大力还受了伤,那五头狼都归了他们家,村长做主分出来两头给了张嫂子家,至于二大爷弄死在家里的那两头自然归二大爷自己所得。

随后两天,二大爷用狼肉狼皮换了些锅碗瓢盆菜刀粮食,总算勉强把日子支应起来。也因着打狼这事,村民们对二大爷算是有了几分好脸色,要不然他想换东西都找不到人去。

村里的老人们聚在一起时也会叨叨两句,这秋天按说山上不少吃食,怎么就下来狼了呢?反常反常啊。二大爷心说“能不反常吗,那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就快来了哇。”

这几天忙乱中,二大爷每次弄吃的都会一不留神多整点出来,当然这些多出来的都被做好事从不留名的高大峰处理了,他虽然疑惑虽然害怕,可是该出手时绝不含糊,该下肚的绝不松口。

陕西的十月已经冷起来了,二大爷琢磨着这个冬天该怎么过呢?起房子是来不及了,一没时间二没钱的,村里估计也没谁愿意空出间屋子给他住,毕竟二大爷了这么多年哪。不过这难不倒生存高手二大爷,好房子是来不及弄了,弄个过冬的窝还是可以的。

高家坳是个被群山包围的村庄,出口在村东,那还有条溪水从山顶流下来。二大爷考察了几天后,决定就在村东头做窝了。这个窝就是窑洞,这里的地势做不了窑洞群,甚至不好做大一点的窑洞,但是二大爷要求不高,能把冬天对付过去就行。

挑了个离村子最近的地方,二大爷就开挖了,因为不准备做大,所以也没太多讲究,只要别整塌了就成。

每天早上二大爷在旧屋子里做上一锅十个窝头,烧上一罐子水,自己吃三个带两个就出门去挖洞了。晚上回来窝头和热水都会自动消失不见,有时候运气好还能剩下点水喝,不用说,这做好事不留名的红领巾还是高大峰同学。高大峰是很老实的,他把家里翻遍了也没找到二大爷把粮食都藏哪儿去了,不过既然每天都能从这找到吃的,那就先这样吧,他也省点事儿不是?

二大爷每天很忙碌,山下挖窑洞,河边挖石头,林子里挖陷阱,总之就是一个挖字,时间就是金钱啊,朋友。窑洞只挖了十天就好了,但是二大爷决定不亏着自己,所以他还要垒个火炕,因此平整洞壁、做灶台和火炕倒是花了快一个月时间。这期间除了村长过来看过,就没人给他搭把手,二大爷没啥怨言,自己家祖宗霍霍的少了?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堆在洞口的鹅卵石变多了,二大爷看着石头有点蒙,最后喃喃到“记吃不记打”。

这天林子里的陷阱抓到只半大的野猪,二大爷寻思了下,决定进城去一趟。他们村太偏,平时买卖东西都要走几里地去张柏村的供销社,二大爷现在有个不老实的灵魂,自然看不上供销社那点收购价。他先去林子里整了个大背篓,编啊捆啊,那劲费的都快赶上打狼了。然后把野猪装进去还顺带了点山核桃之类的野果子,再把野草塞进边角余缝,最后盖上盖子,蹲下身一使劲,就背着篓子起了身。

虽然村里有牛车,不过二大爷摸了摸鼻子,没去挑战自己那充满差评的历史记录,还是认命的坐上了11路私家车,迈着自己的两条腿出村了。这一走就是六个小时,他倒是还好,不过那远远跟着他的高大峰差点没累死过去。高大峰人小胆子也不大,最后还是没跟下去,只在回村的路边找了个土堆,靠着喘气。

二大爷一进城,就凭那出色的狗鼻子发现了几家馆子。这时候的馆子还没有开始公有制,生意有好有赖全凭手艺。二大爷转了一遍之后,找上了其中一家,这家菜色明显要高档点,桌椅也收拾的干净整齐。

二大爷没进正门,绕到后窗那,对着里面的厨子说:“大师傅,要活蹦乱跳的小野猪吗?”二大爷抓的这野猪没受多大伤,就是累脱力了,半大不小的,肉质很好。厨子一看不错,说了个价,比供销社那是高不老少,二大爷也不纠缠,两厢一称重交钱,就完事了。厨子觉着二大爷爽快,让他以后有了野味还来,二大爷点头应了。

手里有了钱,二大爷也不多逛,直奔刚才就看好的店去了。旧棉衣买了大小两套,粗布买了半匹够做一大两小共三套衣服。鞋子两双,盐半斤,其他都换了粮食。铺盖没有旧的,新的又不够钱买,下次有钱了再来吧,二大爷就这样打道回府了。

回了村,也不着家,直接去了村长家,把粗布留下托村长老婆给找人做三套衣服,料子有富余的就算手工钱了。接着回了自家狗窝,把鞋子棉衣分了下,小的那份也不知怎么就买了,自己穿不了只好扔一边去便宜狗了(高大峰用死鱼眼看他爹)。

又过了几天,二大爷用野味换了两床铺盖回来,至此高大峰终于这辈子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被窝,为此特意在大冷天把自己脱精光在村头小溪里仔仔细细洗了两个钟头。

一个半月后,二大爷的窑洞终于竣工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忍不住叹了一句“朕心甚慰!”他在洞里来回来去走了几遍,一时兴起还跳了两步,俗话说得好,乐极生悲啊,不知道是他这俩月长肉了还是窑洞本就是个豆腐渣工程,只听轰隆一声,二大爷消失在了一片尘土里。

☆、第3章

二大爷这个气啊,他nn的,挖个窑洞光想着把洞壁洞顶做扎实就行了,谁能想到地面竟然是个豆腐渣呢,随便跳一下,就成坑了,还他妹的是个这么大的坑,爬都爬不出去。

还好二大爷手里还抓着锹,挖了两个踩脚的小窝,三下两把爬上去了。这一上去再回头看那土坑就看出点问题了。这坑底不是土,是砖啊。二大爷眼珠转了转,出窑洞看了看四周,没人。又下到坑底,用锹顺着砖头扑的路挖了挖,通了!一股霉味扑面,二大爷连忙闭气爬出坑底。

没有再急着下坑,二大爷没事人似得抗着锹回村里的老房子去了。进了屋,也不着急,洗了洗手脸,开始蒸窝头,现在能在窝头里放点盐,算是改善伙食了。今天蒸的多点,蒸完又烧水,摊凉了灌进自制的竹水壶里。扎了三个火把,抹上林子里得来的松脂,二大爷不知想到了什么,念了句“黑驴蹄子”,扑哧笑出声来,以他那形象现在这抿嘴一乐,谁见着都能膈应半天。

夜深人静,高大峰已经在墙角处自己的被窝里睡得打呼了,二大爷却悄无声息的爬起来,拿好东西去了村东的窑洞。

窑洞里没有留下外人的痕迹,二大爷又仔细查看了一遍后,才点了火把下到坑底。坑底似乎是个通道,两头挖了下,都是通的,黑乎乎也不知道通哪里。

二大爷粗神经再次登场,点了火把,拿了锹随便挑了个方向就走了进去。走着走着,二大爷就发现,他在朝下走,路面向下倾斜延伸着。约莫走了二十来分钟,路消失了。

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开阔的地下空间,数根用来支撑的巨大石柱至少都有个六层楼高,不知哪儿吹来的风带着一股潮气。中间是个广场,半个足球场大小。广场中间一座唐代风格的木质建筑,简洁流畅古朴大方。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巷道通向黑暗中的四面八方。

二大爷举着火把看了会,寻思着“应该不是兵马俑啥的吧,那不是在临潼吗?这看着也不像啊,好家伙这规模也不小啊,赶紧看看去。”

他还真没考虑过有个什么机关□□的,这是傻人有傻福吗?这有点像山西广仁王庙结构的建筑不知历经了多少年代,竟然保持的挺好,上了不知道什么油还是漆的门窗比村长家都齐整。

二大爷进去以后,大致看了下,还真是像个庙,一个大堂,里面有尊石雕人像,人像左边有块刻字石碑,人像前面有几层牌位,牌位前还有几个空碗,估计是曾经放祭品用的。正堂两边都有侧室,里面有一些条案椅榻。二大爷回到大堂,仔细辨认石碑和那些牌位。越看越觉得世界真奇妙,这竟然是唐朝末期某个高姓的家族为了避乱,在地下修建的家族避难所,他们在这地下足足呆了近百年,最后也不知道是出去了还是灭绝了。

石像上的人似乎是他们族中非常牛x的一位,以一己之力保障了族人五、六十年的吃穿用度,让他们丝毫无损的甚至还颇为富裕的度过了最危险最混乱的时期,他去世以后被子孙雕以石像用来纪念。

二大爷对着石像拜了拜,毕竟他也姓高啊,搞不好真的是自己祖宗啊。拜完以后,二大爷发挥了熊孩子的旅游特长,到处乱转,连祖宗石像的背后也不放过。

得,还真让他发现了问题。他妹的,哪个混球来过这里,还在柱子上刻了汉语拼音的“老子到此一游”。二大爷正对这没有素质的游客进行痛心疾首的批判,忽然一愣,我了个大擦,现在这年代还没有开始使用拼音吧,他记得自己上小学时买了字典,他爹高大峰还说他们用不了这个拼音查字,他们用的都是那种汉字部首类的注音符号。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咳,这行拼音是怎么来的呢?二大爷的好奇心被吊的天高,上窜下跳的想解决这个震惊世界的谜题。

黄天不负二大爷,在石像的屁股底下两脚之间有一条很窄的缝隙,二大爷在里面勾出来一本薄薄的书来,也不知道是哪个有才之士弄了这么猥琐的一个位置放书,也只有纯洁天真的二大爷才能发现。

打开一看,好家伙,全拼音书写。二大爷像唱美声一样,“一、姨、椅、意”的念了好半天,才算整明白。原来有个家伙在二零零零年莫名其妙的跑到了唐朝,这哥们一开始意气风发想整把大的,可惜被人利用完后当了个垫背的,颠沛流离了半生才有了安身之地,害过他的后来也没落着好,不是死就是病死,嗯,都死了。他也从此熄了那些争锋的念头,只想安稳度日。然而他知道要不了二十年,就会烽烟四起,战乱频繁。于是他就发动了一切力量修了这么个避难所,后来迁来的不止家族中人,不少好友也携家带口的躲了进来。

本来事情到这里也只是一般的传奇,谁知道,这个牛人竟然写着他其实是凭借一个神碗才保得这近万人避世而居了五十多年,到他即将吹灯拔蜡的时候,发现族中无人能够继承使用,于是特意叮嘱他们将这本书还有那神碗放在祠堂中,族中之人满了十八的都需要在这祠堂中独自度过一天一夜,才算是正式成人,才能婚配。

二大爷估计这个拼音达人是看不惯古代早婚早育,才在找神物继承人的同时顺便整了个这样的族规。现在被二大爷拿在手里的这个缺了口的破碗就是传说中的神碗。

书中还附有神物使用说明书,也是够贴心的。书里说牛人自己发现的功能有二,最开始发现的是,此碗能储物,容积为大约50米x50米x50米,125000立方米,且能保鲜,活人进去了会昏睡,但没别的伤害,出来以后也会立刻醒来。使用的时候只要一手持碗,眼睛盯着距离自己不超过50米的东西,心中默念“装进去”,就能把你所看的东西装进去。

后来牛人无意中发现了另外一个功能,也正是这个功能让他有底气养活近万人。

这第二个功能,就是持碗时,心中想着从何人那里弄东西来,眼睛盯着要复制的东西(不能是活物),默念“多多的来”,复制就开始了,若是再默念一次“够够的了”,复制就结束了。至于你心里想的那些人,每次都会为你的复制强行付出代价,最开始是从钱财外物,然后就是活力又或者说是健康,最后就是寿命,一旦这些都消耗光了,复制过程也会自动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