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没好气地说道:“如果没有进绿毛僵尸的肚子里的话,就在四处逃命,云南,四川,河北,山东都有可能!”
最终,我没有点青椒酿肉,原因就是方圆点了。
方圆一边吃一边说道:“师兄你这次算是失策啦,我跟你说,这家店里的青椒酿肉那做得简直是一绝,太好吃了,你竟然没有点,唉,要不我分你点吧?”
我吃着饭里的土豆牛肉盖饭,很不客气地道:“不用了!”
这一单活之后,我们闲了有半个多月的样子,为免方圆老缠着我,我给她报了一个电脑补习班,方圆人又开朗,很快便和同学们打得一片火热,这么一来,我也可以专心拼《陈柔日记》了。
这半个月的时间,我大多数时候都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拼碎纸片,一共拼出了五页日记,其中一页说是有一次上街,陈柔的妈妈给陈柔买了一串糖葫芦,糖葫芦很好吃,她争着还要,但是妈妈却已经没钱了……
卖糖葫芦的老爷爷便多送了她一串。
她在日记里是这样形容老爷爷的:他一头白发,花白的胡子,国字脸上满是皱纹,双眼炯炯有神,笑起来时一脸的慈祥……
于是,我便去了陈柔在日记里所说的西隅,在长街的拐角,果然看到一个糖葫芦摊子,很老旧,很简陋,但是生意很好,很多人排队来买,但是摊主却不是花白头发的老爷爷,而是一名三十多岁的大姐,她忙忙碌碌,脸上却总带着笑容。
她的眉眼与陈柔形容的老爷爷有些相似,应该是老爷爷的女儿!
我排在一群小孩子的后面,想象着陈柔在来糖葫芦的样子,她们穿着苗族服饰,背上背一只竹筐(几乎所有的苗人侗人赶集是都是这样)买了东西往后面竹筐里一放,又省事,又省力,最重要的是走山路时要轻松一些!
陈柔的妈妈背着大竹筐,陈柔背着小竹筐,一路走啊走啊,于是小陈柔见到糖葫芦,便不肯走了,嚷嚷着要吃……这时候,我身后的小孩子推了推我道:“叔叔,轮到你了!”
我抬头一看,我前面已经没有人了,我递过去三块钱,接过糖葫芦,咬下一个来,酸酸甜甜的,还没有核,特别的好吃,难怪陈柔回到家之后还念念不忘,要写成日记了!
就在这时候,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叫道:“妈妈,我想吃糖葫芦!”
我回头望去,就见一个苗族女子牵着一个小女孩出现在路口,那女子一手牵着小女孩,另一手提着一大袋东西,背篓里还背着一个小小孩,过早被生活磨砺的脸上满是风霜之色。
西隅就在三山包围之中,也是偏远山区的苗,侗人家最近的街市,如果你身处大都市中,你永远想像不到那里的封闭,贫穷!三块钱的糖葫芦不贵,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买一包盐,买一块肥皂才更重要,而不是几口就吃掉!
女子犹豫着。
这场景让我想起了写日记的陈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