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京城文会(1 / 2)

锦衣状元 天子 4097 字 3天前

将朱四成功安抚住,朱浩与唐寅告辞离开。

路上唐寅问:“你将如何施展反间计?”

朱浩没好气地道:“不过是为了安抚世子紧张的情绪才这么说的,什么反间计不反间计的,先生有什么好计策只管自己施展,别问我。”

“切,我还以为你早有定计,感情你对此全无准备?这可不像你平日的作风啊。”唐寅学着呛了朱浩两句。

双方这种互呛都不痛不痒,反正互相间又没什么影响,就当是斗嘴逗乐。

……

正月初五这天,京城开市。

朱浩与唐寅难得凑一块儿出游,带上了蒋荣、孙孺和陆松。本来蒋轮也想一起,但蒋轮毕竟是兴王的舅舅,目标太大,朱浩言明利害后就自动放弃。

走在热闹的大街上,感受到京师浓烈的过年氛围,唐寅不由心生感慨,差点儿又想吟诗作赋。

以朱浩估计,唐寅之前穷困潦倒,后来投奔宁王、兴王,都在王府中过日子,很久没有接触正常人的生活,与社会有点脱节了,如今重新感觉到市井氛围,难免老怀感慨。

“今年是会试年,各地学子齐聚京城,各处都在举行文会,多以地域划分,也有跨省间的联谊,但比较少见。你该多去见见湖广地方士子……你连鹿鸣宴都未参加,还是要与乡榜同年多多沟通才是。”

唐寅说完打量朱浩,意思是你应该去湖广会馆这样的地方瞧瞧,以你湖广乡试解元的身份,别人会主动巴结。

朱浩道:“我在安陆考了个县试案首,那些士子就差点儿把我给撕了,若被湖广地方上的士子看到我真容,指不定怎么针对呢。我去见他们,属於吃力不讨好,他们会想方设法证明学问比我强,我这解元名不副实,为何要徒添烦恼呢?”

“这……”

唐寅看了眼身边笑个不停的孙孺、陆松等人,这帮同伴都能感受到朱浩那种“悲苦”。

小小年纪考个解元,别人必会将他当成“关系户”,谁都不会向一个小孩子屈服,结果就是不停比试……

一次输了不打紧,只要比到朱浩输,就可以对外宣称朱浩是通过关系或是瞎猫撞死耗子才考中解元……

唐寅道:“那你之前还说要去参加一些文会?”

朱浩看着远处:“京城这么多举行文会的地方,非要跟本乡本土的举子一道参加吗?听听别人探讨学问,做一个旁观者,落个耳根清静岂不挺好?”

“那你……出来连个目的地都没有?”唐寅放缓了脚步。

感情今天被朱浩带出来,就是瞎转?

陆松突然指着前方一处三层阁楼道:“那就是崇明楼,京城达官显贵,或是名儒,都喜欢在楼里探讨学问。”

“哦……”

唐寅望过去,脸上多了几分追忆往事的感怀。

朱浩道:“先生当初考科举的时候来过吧?”

一句话便遭来唐寅白眼。

你明知科举是我的伤心事,还非要当众提及,故意让我为难是吧?

“过去看看。”

朱浩说着,问一旁的孙孺,“钱带够了没?”

孙孺脑袋瓜急忙磕了几下。

他现在出门就是朱浩的移动荷包,钱都是孙孺自己的,他还很乐意花钱,主要是……平时都被朱浩禁锢在房间里读书,出门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花钱了。

对孙孺来说,不管钱是给谁花的,只要能花出去,那就是幸福。

“走走走,

今天孙公子请客,他可是湖广乡试第三十六名,我们有名义去楼里凑个热闹,你们当我不存在就好。” 朱浩这下要凭借着自己徒弟的名声去凑热闹,正好看看别人是怎么做文会的。

……

……

崇明楼内。

此时正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文会,探讨的不限於经义,更有最近儒学流派的探讨。

文会在二楼举行,宽大的厅堂内,至少聚集了四五十名学子,其中功名在举人及以上的,不下二十人,说话京腔京调,这群人应该是北直隶文坛的佼佼者。

“……夫以德而论自修,枉以道而论声名,诸子之长在於儒道而定干坤……”

几人花钱买了“通行证”,得以上楼,此时楼上讲坛上正有一名男子在那儿侃侃而谈。

围着的众人聆听教诲一般,对其发言非常推崇,一番话说完,掌声如雷,拍马屁的人一个接一个,后面坐着的那些功名不行的,连接话的勇气都没有。

唐寅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准备当个旁观者。

陆松问一边正带着几分遗憾要下楼的士子问道:“那位是何人?”

那士子不屑道:“看你模样,并非文人,为何要来此等地方?那可是本届顺天府乡试解元,大名鼎鼎的杨公子,你不会连这都不知道吧?”

唐寅皱眉打量。

这士子明明感觉自己水平不行,与环境格格不入,方才遗憾离开,属於灰头土脸夹着尾巴逃走,却拿出一种“我认识杨公子那也是一种荣耀”的态度来喝斥外人。

“以为自己谁啊?”

孙孺一向心高气傲,自然看不起这种人。

再瞪向正在讲学的“杨公子”,孙孺撸起袖子,差点儿就要过去好好与之辩论一番。

朱浩抬手阻止:“先听听他讲什么,你贸然过去,纯属自取其辱,此人才学可不浅。”

唐寅皱眉问道:“你知晓此人?”

朱浩笑道:“杨维聪,去年北直隶乡试解元,早就声名在外,其出身书香门第,其父乃成化朝举人,本届状元的热门人选。”

陆松不由佩服:“朱先生对京师情况如此了解,随便到一处都知晓对方身份,佩服,佩服。”

唐寅道:“你别老说这种鼓励人的话,他知道什么?”

话是这么说,唐寅也很好奇,为何朱浩居然会对北直隶文坛的情况了若指掌,难道这个杨维聪真的很有名?

可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