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1)(2 / 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2748 字 21天前

刘鼎爽快的说道:“放心!他们不会出现在东线!”

他指着地图上长安、西川、关中、凉州、河东等地方,神态肃穆的说道:“这里才是他们纵横驰骋的舞台。他们要对付的,首先是盘踞长安的邠宁军,是盘踞川中的陈敬暄,是关中的李昌符、朱玫、东方逵,是西域的回鹘人、吐蕃人,还有党项人和突厥人等。”

孙卡点点头,继续说道:“另外,他们也想提前知道,大人会怎么样安排他们。你知道,他们是宣武军过来的人,到了鹰扬军以后,就算是新部队了。新部队和老部队之间,产生矛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因为他们的投靠,而导致鹰扬军内部矛盾滋生的话,他们是非常内疚的。”

刘鼎点点头,沉静的说道:“我知道他们的担忧,也知道他们关心自己的前途。不过,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他们,他们都会独立成军,负责专门的方向。在鹰扬军里面,没有所谓的山头,只有战功。晋升的唯一标准,就是战功。我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只要你的战功足够大,你就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位,更多的权力。”

刘鼎明确的告诉孙卡,他已经有了决定,以他们原来的起义军为骨干,组建新的部队。所有投靠过来的起义军骨干,都不会抽调到其他的鹰扬军部队。相反的,鹰扬军会以他们为中心,补充新的兵员,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实力。

目前鹰扬军的兵力,已经相对不足,如果两线开战的话,兵力的使用,就会达到最紧张的状态。在鄂州方向,忠字营承担的任务非常沉重,他们要负责鄂州和襄州两个战略要地的防务工作,忠字营指挥使李天翔简直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这个方向发生大的战事。现在尚且如此,在进入长安以后,兵力将会更加的捉襟见肘,因此,再次扩军已经成为必然。

按照刘鼎和艾飞雨的计算,在鹰扬军进入长安以后,至少需要增加五万人的兵力,才能基本满足需要。鹰扬军在进入长安以后,肯定有一连串的战斗,部队的损耗将有可能超过万人。这还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大的变故,例如党项骑兵公开南下干涉的话,鹰扬军需要的兵力可能会更多。

刘鼎和鹰扬军的首席财政顾问唐嫣交换过情况,扩军是不成问题的,最大的问题是新部队如何形成战斗力,而且和旧部队相处融洽。毕竟,鹰扬军原来的部队,同样渴望进入长安。对于任何一个军人来说,进入长安,都是一种荣耀。但是,鹰扬军不能全部部队都拥挤入长安,如何分配不同部队之间的利益,的确是个非常头痛的问题。如果重蹈朱温的覆辙,那就麻烦了。

孙卡犹豫了片刻,最后说道:“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提出来”

刘鼎善解人意的说道:“有什么不能提出来?到底是什么问题?”

孙卡苦涩的说道:“是治军理念的问题。”

刘鼎轻轻的皱了皱眉头,缓缓的说道:“什么意思?”

孙卡晦涩的说道:“大人或许也知道,他们中的一些人,手上有比较多的人命,他们麾下的将士,也都背负着沉重的血债,他们一直都希望能够摆脱这些负担,只是,他们没有这个机会。”

他的意思很隐晦,不过刘鼎已经明白。

黄巢起义军在初级阶段是比较好的,军纪能够得到良好的执行,军官的威望也比较高,但是在广州大屠杀以后,军纪就开始急促败坏,整只起义军基本上变成了只知道烧杀抢掠的劫匪队伍。雷池大战失利以后,黄巢在信州等地整军,军纪又有所好转。然而,自从血洗长安以后,起义军的军纪,再次败坏,并且再也没有改善的机会。

虽然,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责任人,是当时的大齐皇帝黄巢,还有宰相尚让、孟楷等人,然而,葛从周等人,作为起义军的军官,毕竟不能幸免。血洗长安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全部都有份参与。陈州大战的时候,起义军以人为粮,他们也是有份的,尤其是孟绝海和邓天王两人,性格暴虐,喜欢杀人,一直被陈州的军民称为两大魔头,在民间的名声可是相当的不好。

现在鹰扬军的纪律和原来的黄巢起义军明显不同,对于烧杀抢掠的行为,是严厉禁止的。对于违反军法的官兵,不论职务高低,一律严处。葛从周等人迟迟不和刘鼎接触,正是担心这一点。他们担心一旦加入鹰扬军,会受到严厉的军阀制裁,万一犯了错误,还有可能追偿旧账。

此外,他们几个高层还非常担心,担心麾下的起义军队伍,无法接受鹰扬军严格的纪律。他们对自己的麾下是很了解的,如果没有了烧杀抢掠,很多起义军骨干的战斗动力,就不复存在了。万一他们无法接受鹰扬军的纪律,再次进行烧杀抢掠,肯定会受到刘鼎的严惩,到时候闹将起来,后果肯定不好看。

刘鼎缓缓的说道:“对于这一点,我必须坚持我的原则。他们必须明白这一点,鹰扬军是一支崭新的部队,是一支和原来起义军截然不同的部队。我们是严厉禁止烧杀抢掠的,如果不能适应鹰扬军的纪律,就没有必要过来了。”

孙卡苦着脸说道:“这只是他们的担心。”

刘鼎深沉的说道:“我只能说八个字:既往不咎,下不为例。”

孙卡缓缓的说道:“若然如此,那就放心了。”

通过孙卡的从中联络,有关刘鼎的基本立场,很快传到了大部分的起义军骨干。

宣武军中的起义军骨干,现在必须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他们可以投靠鹰扬军,这也是刘鼎衷心希望的,但是,他们在投靠鹰扬军的时候,必须接受鹰扬军的理念,遵守鹰扬军的纪律,换言之,烧杀抢掠这样的行为,是不可能继续进行的了。

尽管对于大部分的起义军骨干来说,这不是问题,毕竟,大部分的起义军骨干,都是有血性的,有纪律的,但是,有少数的起义军骨干,还是显得忧虑重重,迟疑不决。这部分人,主要是战争中的投机分子,他们原来可能是马贼,可能是盗匪,也有可能是流氓。

他们作战的唯一目的,就是烧杀抢掠。通过烧杀来发泄自己内心对社会的不满,通过抢掠来满足自己的**。他们将所过之处,都变成一片白地。他们奸淫妇女,虐待俘虏,将人性的丑陋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是起义军里面最丑陋的一群人,起义军的形象,大部分就是被他们所败坏的。如果鹰扬军禁止抢掠的话,他们参加军队的动力,也就不存在了。

说老实话,在那个时候,怀着单纯的抢掠动机,参加黄巢起义军的人,实在不是少数,这也是导致黄巢起义军一旦失控,就陷入万劫不复地步的基本原因。当初起义军在长安失去控制,连黄巢都不能制止,这些人功不可没。长安原来有上百万的人口,但是被起义军屠杀过后,空无一人,可见当初起义军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

刘鼎最近几年都在反思,总结,对此自然有很深的认识。如果鹰扬军不能吸取过去起义军失败的教训,无法约束自身官兵的行为,那么即使再次进入长安,时间也不能持久。因此,他要坚决的将这类人,都阻挡在鹰扬军的大门之外。哪怕,这些人的战斗力也相当强。

一边是宣武军的不信任,一边是鹰扬军的严格要求,被夹在中间的这部分起义军骨干,被迫作出痛苦的抉择。最终,有大约三千多人的起义军骨干,默默的离开了队伍,没有投靠鹰扬军。他们要去寻找那些可以允许抢掠的军队,又或者是落草为寇,继续过他们烧杀抢掠的生活。

没有人阻止他们。

光启五年的正月,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道分水岭。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都是允许的,没有人阻拦他们。只不过,每条道路的走向不同,最终通向哪里,谁也不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命运,在这一刻,已经有了天和地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