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2)(2 / 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1675 字 21天前

白钦翎有点疑惑的问道:“这里是沙漠的边缘,回鹘沙盗常常来袭击,大家为什么不搬走呢?”

龙家山苦笑着说道:“搬?往哪里搬?”

白钦翎皱眉说道:“总要比这里好吧?”

龙家山摇摇头,苦笑着说道:“未必啊!”

白钦翎做了个疑惑的神情,希望龙家山说得更加明白点。

龙家山沉重的叹了一口气,讲述的事情的基本由来。

原来,红柳乡在管辖上属于凉州的地界,其实距离凉州还有好几百里的距离。这里原本是没有人居住的,后来突厥、回鹘先后兴起,朝廷在这里设置了白亭军驻扎,由郭元振统一管辖。郭元振辞官以后,白亭军一分为二,变成武安戎、明威戎两支军队,继续驻扎在这里。

他们的任务,是抵御常常越过大漠南下洗掠河西走廊的突厥人、回鹘人。武安戎和明威戎的兵力都不多,大概在两千人左右,但是随行的家属却不少。由于长期戍边,实在是太远了,朝廷允许他们在这里成家立业,久而久之,就在沙漠的边缘形成了村落,红柳乡就是军人家属形成的。

安史之乱以后,河西走廊的所有唐军,都被调遣到中原地区,抗击安禄山的叛军,河西走廊也就空虚了。武安戎和明威戎也就赶着解散,再也没有回来。然而,当初他们留在这里的家属,却已经在此生根发芽,没有多少人愿意搬走。最终,进入中原的再也没有回来,留在这里的也没有离开。

红柳乡名义上是属于归义军的管辖,然而,红柳乡距离凉州太远了,归义军根本没有部队驻扎在这里。现在凉州的局势非常的糟糕,大家争夺的焦点都在凉州附近,谁会关心远方的红柳乡?这里也没有归义军任命的官员,也不用征税,都是乡民自己照顾自己。除了不用征税的好处外,红柳乡还可以游离在回鹘、吐蕃、归义军的争夺之外。

当初张议潮率领的归义军,收复了凉州,汉人的力量重新崛起,西域的汉人才终于看到了一点点的希望。此后,从沙州起家的归义军,一路东征西讨,终于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于是,归义军正式向朝廷上表,在将河西走廊归还朝廷的同时,也希望得到一定的封赏。

本来归义军的意思,是想朝廷晋封归义军首领张义潮为凉州节度使,统一管辖西域军政事务。这是非常正当的要求。当时的河西走廊,除了归义军,朝廷的官员根本不可得在此扎根。只要朝廷同意归义军的请求,归义军至少可以保证河西走廊三十年内没有动乱。

然而,混用腐朽的朝廷根本不干。

死去的唐懿宗,不但没有答应归义军的请求,还诏令张义潮赴京述职,试图将其扣留在内地,然后从内地调来了2500名士兵,据说是从遥远的河南道郓城调来的,这些士兵只负责驻守凉州城。他们到来的目的,名义上是镇守凉州,事实上却是监视归义军的高层。

归义军对朝廷的处置很不满意,可是又不能公开表示不满,只好这样拖下来。由于归义军受到朝廷的不公平对待,高层对于继续打击吐蕃和回鹘也心灰意冷了,他们干脆和吐蕃、回鹘都改变了关系,三方势力在西域相安无事。朝廷派来的官员,在河西走廊根本不能立足,最后只能灰溜溜而去,还有不少人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半路上,谁也不知道凶手到底是哪个。

后来朝廷发现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河西走廊,归义军没有了进取心,于是又决定晋封张义潮的儿子张淮深为凉州节度使,试图重新利用归义军来控制河西走廊。可是张淮深对朝廷失望至极,虽然接受了凉州节度使的封号,却依然保持和吐蕃、回鹘相安无事的态势,反而对朝廷的态度是不冷不热。

归义军的主要兵力,目前都在凉州(甘肃武威)、沙州(甘肃敦煌)和瓜州(甘肃玉门关周围)附近,其中以沙州、瓜州兵力最为雄厚,明眼人显然可以从归义军的兵力部署上看出一些端倪来。凉州节度使张淮深本来要坐镇凉州的,但是他却一直都居住在瓜州。

驻扎在凉州的归义军,其实只有四五千人,由张淮深的弟弟张淮海带领。他们只负责凉州城内及近郊的安全,对于离开这个范围的区域,是不怎么理睬的。同时,在凉州城内外,回鹘人和吐蕃人的势力也很大,他们对同一件事情,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说来说去,红柳乡想要获得安全,必须依靠自己。

自从被沙盗洗掠了以后,红柳乡组织了守备队,人数大约在百人左右,只是,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战斗人员,装备也不足,即使将红柳乡几百号人都武装起来,也不是沙盗的对手。他们尤其缺乏足够出色的人才,能够提升守备队战斗力的人才。龙家山如此看重白钦翎,正是基于此原因。

白钦翎心念电转,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计划。刘鼎让他在西域地区站稳脚跟,等他进入长安以后,再和西域相互呼应。看来这初步的计划,就要从红柳乡开始了。白钦翎想了想,伸出手来,期待的说道:“如此说来,在下申请加入守备队,可以么?”

龙家山大喜过望的跳起来,搂着白钦翎的双肩,兴奋的回答:“求之不得!”